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官方微信

【我的战"疫"故事⑦】——家的嘱托

来源:沈阳卫生健康发布 发布日期:2020-05-14 阅读次数:176

【我的战"疫"故事⑦】——家的嘱托

沈阳卫生健康发布 2020-05-13 06:00:00

微信图片_20200514093010.jpg


【编者按】

2020年初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驰援湖北、支援沈阳大连救治中心的医疗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担负发热门诊任务的医务人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执行"三站一场"监测任务的医务人员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疾控、监督和健康宣传志愿者众志成城、踊跃参与,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赢得了全社会赞誉。即日起,《沈阳卫生健康发布》头条号向读者展示面向全系统人员尤其是一线医务人员征集的"我的战''故事",用以纪念这场惊心动魄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古有扁鹊华佗慨解民生之苦,今有白衣逆行护佑百姓健康。相信通过他们平凡而生动的故事、精神风貌会激励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如同骤然压城的乌云,在猝不及防间笼罩在了整片华夏大地,脚下这片向来福泽庇佑的故土也同每个城市一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场疫病带来的危机。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也曾有过犹豫、胆怯与恐惧,但是比起这些主观感受,更让我铭记于心的是自己作为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肾内科一名副主任医师所肩负的天职。国难当头、疫情之下,身为医者的我理应履职尽责、不辱使命,率先走向烽火深处,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然而回想起这段也有担忧也曾迷茫的日子,是家人的陪伴、理解和支持,让我于战斗中成长、愈发坚定不动摇,也让我在跬步中走过了一段无法忘怀的心路历程……

微信图片_20200514093151.jpg


丈夫说:"人命关天,你和我都得上!"

疫情发生之初,当得知医院要组建医疗队赴武汉抗击疫情的消息后,曾有好多个"不去"的理由在脑海中出于本能地蹦了出来——"自己只是一名消化科普通医生、从事专业不对口,身为刑警的丈夫已经参加疫情防控,父母已年迈多病,儿子也无人照料……倘若我去武汉了,家怎么办?"但比起这些不足挂齿的主观情绪,"去武汉"的声音却似乎如庙堂之钟,伴随着医疗队组建拔营时间的逼近而越发响亮、声声入心地敲击在我的脑海与胸膛——"我是党员就应该上战场!""谁没有家?医生如果都不去,患者怎么办?"……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毕竟拥有20年党龄、也已从医近16年,便深觉使命应当,立即提笔写下了《请战书》,主动申请赶赴武汉一线。

晚上回到家,我本心有忐忑,不得已跟丈夫提及此事,却没想到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已经申请去武汉了,人命关天,你和我都得上!"于是当晚,我和他的请战书中都多了一行字"无论生死,以此为荣,决不后退!"

父亲说:"人只活一辈子,为了事业,总该奋不顾身一次!"

然而,直到辽宁抗击疫情医疗队飞驰武汉,我依旧没能入选,落寞之余我总觉得前后方都是战场,身为医生责任使然,自己一定得做点什么。得知医疗队出发后,平日少言寡语的父亲主动打电话问我是否参加了一线抗"疫",让我尤为吃惊的是,父亲得知我没去武汉,竟然流露出些许失望,"人只活一辈子,为了事业,总该奋不顾身一次!"我听闻后心头一热,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原本鲜有表达的他竟一字一句语气铿锵,让我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这句话是出自他之口。

父亲的话触碰到了我心底最深处的那份敏感,也警示着我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都不能遗忘自己的责任担当和医者情怀,于是,我脚步不停,主动向院领导申请到医院发热门诊去,有朋友不理解、问我为什么,我笑着回答:"发热门诊才是与疫情短兵相接的主阵地。对于没去上武汉的我,那里就是此时此刻最应该拼搏奋战的归属所在。"

母亲说:"照顾好自己,家里交给我!"

微信图片_20200514093158.jpg


防护服、护目镜、隔离区,接患者、量体温、听自述,做检查、定诊断、开医嘱……来患者时投入战斗、没患者时紧张坚守,这就是发热门诊的战时节奏。从刚开始身着防护服时的举步维艰,到戴着满是雾气的护目镜也能熟练进行各种操作,自己饱尝了脸上、身上窒息不适的个中滋味,更是在日复一日中交足了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学费"。每当走出隔离区、脱下防护服,再次接触到外界空气的我整个人都瘫软极倦、恍若新生,但是不论多累,我都不忘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妈妈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的同时带着女儿撒娇一般的情绪倾诉着我的苦累甚至眼泪,然而电话的那一边,总会有妈妈温柔而充满力量的一句"照顾好自己,家里交给我!"等在耳畔,对当时投入全部精力于工作使命的我而言,这句话是支持、是理解、是关怀,也正是这句话"从不缺席"的陪伴,才能让我始终能够轻装上阵,坚守在防控疫情的岗位上勇往直前。

微信图片_20200514093201.jpg


儿子说:"我长大了,病人比我更需要妈妈!"

人们常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但说心里话,在投入发热门诊的日日夜夜里最"折磨"我的不是劳累、更不是恐惧,而是对自己彻底无暇顾及、连看一眼都是奢望的十岁儿子的满心思念和牵挂。每天在我的微信里,都会有儿子准时发来的各种暖心消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妈妈别怕!妈妈加油!"记得有一次,我跟儿子视频通话,我问他:"想妈妈吗?"儿子回答:"我很想妈妈!但我长大了,我知道病人比我更需要妈妈!"我的眼泪瞬时伴随着潮涌一般的感动夺眶而出……儿子为了安慰我,给我背了一首《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他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也用两句诗回复儿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有这样懂事理明道义的孩子,自己身为母亲,必然更要为他做好榜样!

"额头,是护目镜绘图的专属高地;鼻梁,是金属夹创意的压疮刻板……""白衣执甲同抗疫,守得云开见月明……"时至今日,我们的祖国大地已经迎来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复苏,曾深入湖北火线的我的白衣战友们也已身披荣光卸甲归来,但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中,所有医护人员英勇无畏的冲锋姿态与精神却从未淡出视野,也在星月流转中继续见证着白衣战士"不完胜于疫魔绝不放松"的使命担当。我坚信,抗击疫情的战斗胜利在前,如此正值生机良辰的山河定能再次放开双臂、恣意拥抱这美不胜收的繁花锦绣!


撰稿: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楠

来源: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